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校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985吗还是211?据2024年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大学信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既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吃得苦中苦,能上985,作业按时交能上211“,考上985和211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意味着你成功PK掉了95%的同龄人。意味着你以后每年会比别人多赚10到20万。意味着你以后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更容易落户,意味着你以后考研考公务员进入国企会比其他人更加优先。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学信息一览表
序号 | 大学名称 | 学校代码 | 办学性质 | 本科/专科 | 是否985 | 是否211 | 所在地 |
---|---|---|---|---|---|---|---|
1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 12453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不是 | 北京 |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同根同源。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信心,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彭真、胡耀邦、尉健行、王兆国、孙春兰、李建国、王东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工作或接见学校代表。2018年五一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极大鼓舞了全校师生员工“弘扬特色创一流”的决心。
学校现有北京海淀和河北涿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30亩,建筑面积34.58万平米。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90万余册,电子图书200余万册,电子期刊90余万册。截止2023年3月,学校共有在校生6118人,其中研究生275人,本科生5148人,劳模本科生276人,普通专科生419人。
学校多年坚持弘扬中国特色、劳动特色、工会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精尖”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发展成为劳动和工会领域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完整的大学。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会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工匠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劳模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等14个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外语教学部2个公共教学部;开设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务管理、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社会学、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酒店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应急技术与管理、劳动教育、旅游管理、应用统计学等24个普通本科专业,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英语2个专科专业。
学校以建设劳动和工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校为目标,培育和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截至2023年3月,全校共有教职工580人,其中专任教师386人。专任教师中,在聘教授47人,在聘副教授109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53.97%。学校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2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18人,全国三八红旗手4人。
学校在70多年办学实践中立足工会,面向社会,服务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服务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学校劳动关系、法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新闻学、安全工程、劳动与社会保障7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酒店管理6个专业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还拥有法学、劳动关系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综合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文化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团队”“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育人团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劳模本科班)教学团队”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干部培训核心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中瑞环泰科技有限公司”2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和智库建设,拥有全国工会学研究会、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等多个学术研究平台,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一带一路”与劳动关系研究所等7个校属研究机构和中国职工发展研究所等21个院(部)属科研机构,形成了一支研究能力突出、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研究团队,在工人阶级与工会理论、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劳动经济、职业安全卫生、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积极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劳动关系和工会研究院以“资政、启民、崇劳、厚生”为使命,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通过编辑研究动态、撰写咨询报告、发布蓝皮书等形式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中央和全总相关决策提供智力服务。劳动教育研究院聚焦研究中国特色劳动教育模式与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构建,通过创办《劳动教育评论》、编辑《劳动教育研究专报》、发布《中国劳动教育发展报告》、主办劳动教育高端研讨会和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峰会等形式,在劳动教育决策制定、政策咨询、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智库作用。
学校现办有三家学术刊物,《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致力于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努力反映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已形成鲜明的刊物特色和高品质的学术质量;《劳动教育评论》为国内首家劳动教育研究专门刊物,致力于繁荣劳动教育科学研究,为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中国教工》为工会领域国家级教育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教育事业特别是教育工会事业发展为宗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理论素养的有益工具,是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指导、宣传和交流工会工作的重要阵地。
学校是全国工会干部培训的最高学府,年均培训工会干部6000余人次,同时举办高水平的继续教育。自1992年以来,学校坚持举办劳模本科教育,为大批共和国劳动英模、“大国工匠”提供深造机会和成长空间,共计培养劳模学生800余名,其中全国劳动模范275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42人;担任全国人大代表20人,全国党代会代表16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5人;9人获中华技能大奖,5人所在团队被授予全国示范性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4人被授予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7人被授予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人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最美奋斗者”,2人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0余人受邀参加70周年国庆观礼,10人受邀参加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
学校素来重视与国(境)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术交往和联系,先后与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越南、新加坡、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意大利和阿根廷,以及港澳台湾地区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开展多层面、多领域的学术研讨和师生交流互访活动。近年来,学校在公派访问学者、师资海外培训、人才联合培养、国际工会干部培养、举办国际学术性系列主题活动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国际学生招收和培养、海外引智等专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当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在努力把学校建成我国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工会干部培训的最高学府、劳动和工会领域研究的高端智库,为把学校建成劳动和工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附:北京985及211大学名单:
序号 | 大学名称 | 学校代码 | 办学性质 | 本科/专科 | 是否985 | 是否211 | 所在地 |
---|---|---|---|---|---|---|---|
1 | 清华大学 | 10003 | 公办 | 普通本科 | 是 | 是 | 北京 |
2 | 北京大学 | 10001 | 公办 | 普通本科 | 是 | 是 | 北京 |
3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0006 | 公办 | 普通本科 | 是 | 是 | 北京 |
4 | 北京理工大学 | 10007 | 公办 | 普通本科 | 是 | 是 | 北京 |
5 | 中国人民大学 | 10002 | 公办 | 普通本科 | 是 | 是 | 北京 |
6 | 北京师范大学 | 10027 | 公办 | 普通本科 | 是 | 是 | 北京 |
7 | 中国农业大学 | 10019 | 公办 | 普通本科 | 是 | 是 | 北京 |
8 | 北京科技大学 | 10008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9 | 北京交通大学 | 10004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10 | 中央财经大学 | 10034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11 | 中国政法大学 | 10053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12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10036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13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11414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14 | 北京邮电大学 | 10013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15 | 北京工业大学 | 10005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16 | 北京化工大学 | 10010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17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1415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18 | 华北电力大学 | 10054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19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11413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20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10030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21 | 北京林业大学 | 10022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22 | 中国传媒大学 | 10033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23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10026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24 | 中央民族大学 | 10052 | 公办 | 普通本科 | 是 | 是 | 北京 |
25 | 北京体育大学 | 10043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26 | 北京大学医学部 | 公办 | 普通本科 | 是 | 是 | 北京 | |
27 | 中央音乐学院 | 10045 | 公办 | 普通本科 | 不是 | 是 | 北京 |
985和211是什么意思?985和211有什么意义
请问985和211有什么区别?985指的是1998年五月份选出的建设国际先进,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的大学,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简称985。
目前我国总共就39所985高校,那分别有哪些大学呢?
北京有八所985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上海有四所985高校: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四川有两所985高校: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天津有两所985高校: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江苏有两所985高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
陕西有三所985高校: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安徽有一所985高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浙江有一所985高校:浙江大学。
广东有两所985高校: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湖南有三所985高校: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山东有两所985高校: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黑龙江有一所985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辽宁有两所985高校: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重庆有一所985高校:重庆大学。
甘肃有一所985高校:兰州大学。
吉林有有一所985高校:吉林大学。
福建有一所985高校:厦门大学。
湖北有两所985高校: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讲一讲211,211指的是我国为21世纪培养高层次的人才,重点建设的100所左右的国内一流大学,91年提出95年正式开始启动,目前,我国就有116所211高校。
”吃得苦中苦,能上985,作业按时交能上211“,考上985和211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意味着你成功PK掉了95%的同龄人。意味着你以后每年会比别人多赚10到20万。意味着你以后在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更容易落户,意味着你以后考研考公务员进入国企会比其他人更加优先。
总有人说,学历不重要,但是世界500强很少会去普通的学校招聘。有人说,读书有什么用呢?出来还不是打工,但是读书决定了你以后在哪里打工。对于普通家庭孩子来说呢,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却是你最好出路的出路。
以上就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985还是211大学的结果,关注三好生网,了解更多高考、院校、专业信息。